一、国内美术教育的背景
国内的高职院校虽然设置了与美术有关的专业,也在致力于培养合格的美术专业学生,但就实际的教学情况而言,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首先,高校设置美术教育的前期准备阶段,由于教务处采用的教材不适用,或者是对一些课程的设置、美术课时的长短、实训的实习课程的安排不合理,或者校园内的教师师资力量不够,实践场所的条件不符合相关的规定等问题,导致不能提供有效的对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其次,在高职美术的教育阶段,如果教师不能掌握正确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不能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再加上没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意识,致使学生不能从老师那学习到真实有用的技术,也不能掌握对以后工作有用的实践技能。最后,在美术教育实施的后期教育阶段,因为大部分高校设置的考核机制不合理,不符合教育部门的规定,导致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的实践水平提高也不大。这些问题恰恰说明了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共性缺点,也为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一)调整美术课程的结构和体系
选修课和必修课是高职美术课程学习的两大部分。合理的美术课程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老师备课、上课的热情,从而会间接的影响到学生美术学习的效果。目前的美术课程结构设置并没有真正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没有针对学生所在专业以及未来可能会从事的岗位需求来设置课程,比如说:一些偏向于电子类的高职院校里的广告设计类专业,没有真正把文字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重要的专业课当做核心的课程,而是把一些通信技术、计算机语言等与学校课程重点有关的课程当做重点的必修课程,导致学生像忽略一般的选修课一样忽略这些设计类专业课,更谈不上积极、主动的学习这美术类课程。因此,针对这种课程结构出现偏差的院校,相关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真正的了解美术课程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未来职业的需要等方面合理的、科学的调整课程结构。对于美术课程的教学体系,初学者应该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的理论以后,比如形体的比例设计、结构的透明度、画图版面的布局等,才能够开始实践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努力的掌握美术学习的相关基础知识,而不是一知半解的就开始实践,致使作品的形态、透视度、明暗层次等出现问题。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学校应该集中精力在设置有效的实践课程上,多开设实训课、实习期等,帮助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的提高。因为这些学生走进社会、走上就业岗位的时候考查最多的还是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二)美术课程设置
学校还要多方了解就业市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对专业人士能力的需要。真正的从学生未来就业的角度出发,全面的、科学的、合理的设置课程。因为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都不符合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学生在岗位上工作的磨合期也很长,不能很快的将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的工作结合,也就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因此,学校可以与用人单位、有经验的老师定期展开交流,制定可行的、有效的教学计划,也可以多与用人单位合作,让学生尽可能的进入单位实习,见识真正的工作要求,以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培养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建设具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的素质,是提高教师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帮助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学院引进、聘用教学老师的时候,应该多聘用一些常年在生产第一线的优秀人才,这样既能够给学生传授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能够向学生传授最新的生产经验、实践经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老师便可以根据自己的丰富经历、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课程,也可以从岗位真正的需求的角度来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进行建议和指导,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
(一)因材施教
对于一些因为美术基础差、没有找到学习方法而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耐心的向其讲解正确的观察方法、作画方法,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作画步骤。针对个别的问题,可以布置对应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能力。这类学生普遍还比较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应该多肯定其作品的优点,培养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取得的小成功中感受喜悦,进行真正的提高美术能力。
(二)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的老师应该意识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比解决大量的学习问题更为重要,因此,老师不能抱怨高职学生的基础薄弱,理解内容的能力较差,而是应该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调整的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加强实践的操作,尽量按照学生的作画思路和想法去点评,多肯定画面的优点,多拿出一些更好的作品给学生作参考,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不足之处,在以后的作画中注意这些问题。其次,老师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掌握布置作业的适量,不能强加很多课外的练习,致使学生将其看成负担,慢慢的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实施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是学历不高的,后期通过相关的进修、培训、学习来提高个人的竞争力,相较于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还是有一定的不足。而且在科研能力、教学水平、业务水平等方面,大部分高职教师的水平都一般,缺乏实战的经验、专业度也不高,成为名家、名师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大部分的教师仍然需要继续学,接受继续教育,从各方面不断的提高自己,促使自己的专业或者是教学领域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培养出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生。学校方面也有义务督促这些老师,制定有效的考核标准来给教师施加压力,帮助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实施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手段
(一)建立学生考核制度
培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手绘能力,掌握基本的构图技巧、配色技巧、造型创造能力的学生,是高职美术教育的目标。因此,在基础学习阶段,应该多注重过程的考核,督促学生学习好每一个小环节,在老师检查和自我检查的监督下,及时对未完全掌握的环节进行补习,对症下药,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结束课程以后,进行相应的技能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已经达到专业培养的要求较为直接、有效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职美术教育的重心,但与此同时也不要忽视对理论知识的考查,只有在保证学生真正掌握了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考查实践操作能力才是有用的。只有理论或者只有实践的学生都不是高职院校培养机制想要的结果。
(二)大力倡导举办技能活动
举办技能活动,为的是检验学生的实践课程学习效果,以及个人对于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在这些活动中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交流和学习。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深度的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检验自己对于技能的掌握程度,主动的思考、正确的看待自己作品与其他优秀作品之间的差距,为以后对自己能力的改进、提高提供一些帮助。五、结语高职的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心的。但培养高职院校里的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开展美术教育之前,学校就应该布置好一切硬件和软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可靠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务实的开展实践性学习;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特点,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法,然后结合未来工作岗位可能会设定的要求来教授美术知识,强化学生关于美术技能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